找到相关内容4154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第二届“当代中国宗教论坛”论点述要

    (流动穆斯林从事餐饮业的占800%),四是流动意愿和日常生活。由于工作压力大、时间少,导致一些穆斯林日常宗教生活缺失。有—·定经济基础和闲散者才有时间从事宗教活动。当地穆斯林对外来穆斯林有排斥,使其...时被清理了一次,现在到了宋庄。由于生活艰辛,这些画家的心态大多不太正常,他们画画的格调要么是灰暗的,要么是血红的,都是比较极端的颜色。国外基督教注意到并看重这个群体,不断地接触这些人,有时也买一些画,...

    曾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73781121.html
  • 中国饮茶法源流考

    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,且成为待客之食品。另,由于秦统一了巴蜀(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),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。西汉时,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,王褒《童约》已有“武阳买茶”的记载。三国...价值已被发现,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。我国历来对选茗、取水、备具、佐料、烹茶、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,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、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。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91881410.html
  • 格物与致知——论湛王之辩兼析心学的义理规模

    日常生活中随时依乎本心以应事接物.但要本心能泛应曲当,廓然大公,物来顺应,则重视学问思辨以求曲体事物之殊别相亦题中应有之义.否则无知无识,无审时度势的考量,绝对可以使得仁心生理之不容已的呈现适得其反...则於现实生活中为极复杂而曲折之事.至於此处有否工夫,则甘泉认为可藉学问思辨笃行,读圣贤古训与经书来「警觉」,「开发」人心.因这裏触及甘泉心学的一个独特处,亦是甘泉思想易於引起误解处,故不嫌辞费,详加...

    郑宗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24781608.html
  • 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作用

    世间,于世出世间,勿离世间上,外求出世间”,认为日常生活就是修行,应不离世间法而悟菩提。慧能以“不离世间而出世间”为自由的目的,既是其自山思想的逻辑发展,也淡化了佛教神秘和超越的宗教色彩,构成了南禅自由...,具体表现为我国汉传佛教主张素食。素食的根本目的是在生活中培养人的慈悲情怀,尊重生命、爱护生命。素食对于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。   佛教以人为本,以众生为本的慈悲理念和简单节约的生活...

    汪祖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1281864.html
  • 世界各国佛教发展与中国佛教的关系(2)

    曹洞宗是以***和沉思的修行以达到开悟。两个宗派都是尊崇佛陀以心传心直接由师又传承弟子的方法,相信众生皆能于日常生活中领悟到原本佛性而开悟,临济禅的弟子较苦行。曹洞宗注重教导道德上的戒律及菩萨为解救众生...依靠的自我努力的表示,也需其他的修行,如学习教理,苦行,坐禅和仪式。亲鸾和马丁路德一样,背弃了寺院的修行生活而结婚了,证明以居士的身份也能过宗教的生活。从此,净土真宗寺庙的住持成为将他所有的时间奉献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3281886.html
  • 佛教的经济理念与中国历史上的佛教经济问题之审视

    藏被毁,但经营无尽藏乃巨大获利途径则昭示於世,有能力的寺院经营无尽藏长生库大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。不知何时,寺院的长生库已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钱庄及典当行。宋代诗人陆游有文字记录此现象,其谓,&...正是佛教基本经济理念的发生基础。   1、与觉悟脱苦之修行目标相一致的佛教经济理念基础   由佛典所说,当年释迦部落的王子悉达多出离世俗生活,是由於看到现实社会中的人生诸苦,遂决意出家修行以寻求...

    周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1982101.html
  • 缘分 ·功德·共同体——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

    social solidarity),即如何让寺庙僧团、佛教信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、社会活动中一个必要的构成部分。   虽然公民社会作为一个普遍性的整全概念,很难直接使用到有关中国公民社会的讨论中,但对于...实践方式,再度进入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之中,并且在与社会发展紧密适应的要求下,当代中国的人间佛教、佛教信仰,已经获得了国家、社会和广大民众的接纳和认可,从而与中国社会其他社会组织、文化-信仰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592982652.html
  • 中国信仰的现代性问题

    合法性的工具仪式,而国家权力就能以信仰仪式与广大民众日常生活、精神关怀再度整合了。   自古迄今,中国人的祭祖祭圣仪式,都承担了很丰富的政治功能、国家统治功能,并且能够伴随时代的需要不断地赋予祭祖...仪式建构出的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权力,国家权力的表演于社会、个人生活的种种层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。而且,神圣化的国家公祭仪式还会再生产出新一轮的权力关系。两者间循环往复的互置,暗示着国家公祭乃是权力运作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593082655.html
  • 信仰如无法制,精神必定走私

    借助于现实社会关系而得以表达和实现的信仰及其信仰方式。   最为丰富、最是复杂的就是中国人的信仰和中国信仰的实践方式。   举凡国家典礼、政治文化、社会运作、日常生活、婚丧嫁娶……等,中国信仰均有...与亵渎的做法。[⑤] 因此,中国信仰并非单纯的宗教信仰,而是政治权力、国家秩序、家庭系统、民间语境等等方面的整合,甚至不在乎是否有神的崇拜在其中,只是在乎这些信仰是否能够把中国人生活世界分解成神圣与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593482661.html
  • 中国信仰与当代中国人的信仰重建

    ,中国人很少以直接面对的方式,来讨论自己的信仰问题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中,不论是与国内的朋友交往,还是与海内外的朋友交往,可能都难以直接提到信仰。   在这里,我把信仰问题放在宗教学或宗教社会学...一种个人崇拜,实际上是一种迷信。至于迷信的出现,主要是在于我们的民主生活不够。这种关于“民主和迷信”的思想讨论,我觉得在当时虽然是一股潜在的思想潮流,但是它跟潘晓写的文章,“人活着有什么意义”一样,同样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593482662.html